之後顏定就帶著豐厚的聘禮,上侯府正式提親。 這一日侯府熱鬧非凡,請了不少親朋好友來幫襯,也是見證兩家的婚約。 因為顏定和蔣菀兒年齡都不小了,兩家都有些著急。走完了各種程序后,最後就將婚期定在了冬月。趕在過年之前將人娶進門,蔣菀兒也好在夫家一起過年。 時間很緊,如此一來留給蔣菀兒綉嫁衣的時間有限。同時留給二房置辦嫁妝的時間也很有限。短短几個月的時間,要給蔣菀兒置辦出一份像樣的嫁妝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 好在如今的侯府也不差錢。老夫人古氏親自做主,讓公中給蔣菀兒一萬兩銀子置辦嫁妝。同時老夫人古氏又私下裡給了二房五千兩。 羅氏自己還有點私房。雜七雜八的加起來,也能置辦一份兩萬兩出頭的嫁妝。 有了這些嫁妝,蔣菀兒嫁到國公府也不丟人。比不上宋安然數十萬的嫁妝,好歹也不會讓人說閑話。 有兩萬兩的嫁妝,蔣菀兒很滿意。 不過蔣蓮兒卻很嫌棄。 到了明年文襲白就該出孝,到時候蔣蓮兒就要嫁給文襲白。 蔣蓮兒對方氏說道:「娘,明年女兒出嫁的時候,你可要給女兒多置辦一點嫁妝。否則女兒拿什麼同文家大房的人爭。」 「知道。娘都給你打算好了,嫁妝三萬五千兩,另外還有五千兩的嫁妝銀子。你說好不好?」 聽到方氏給自己準備了四萬兩的嫁妝,蔣蓮兒挺高興的。可是轉念一想,宋安然有上十萬的嫁妝,就連宋安樂這個庶出,也有五六萬的嫁妝,頓時蔣蓮兒又不高興了。 蔣蓮兒嘟著嘴巴說道:「娘,如今家裡不差錢,你不能給女兒多準備一點嫁妝嗎?再添個一二萬兩,好不好?」 方氏大皺眉頭,「今年先是你大哥成親,到了年底沐元還要成親,菀兒又要出嫁,家裡今年銀錢緊張。」 方氏給蔣沐元定的婚事,是她娘家方家的姑娘。 「哪明年呢?明年三叔父送銀子回來,娘可不可以多給女兒置辦一點嫁妝。」蔣蓮兒可憐巴巴地說道。 方氏有些不滿地看著蔣蓮兒,「四萬兩還不夠嗎?菲兒出嫁的時候,也和你差不多。」 「二姐姐出嫁的時候同現在不一樣啊。二姐姐嫁人的時候,家裡還沒現在這麼有錢。既然現在有錢了,娘,你就給女兒多準備一點嫁妝吧。女兒不要多了,只要五六萬就好。」 好歹也要和宋安樂一樣多,不能嫡出的連庶出的都比不上。 蔣蓮兒拉著方氏的手,不停的左右搖晃。 方氏被搖得頭暈腦脹,「行了,行了。年底等錢送來了,娘就給你預留一點。」 「謝謝娘!」 蔣蓮兒心滿意足,終於肯放過方氏。 方氏看著閨女,卻一臉發愁。蔣蓮兒沒有蔣菲兒會理財。蔣蓮兒拿著這麼多嫁妝能行嗎?萬一被文家人騙了去,哄著她拿嫁妝出來花用,該如何是好。 方氏叫住興奮出門的蔣蓮兒,「蓮兒,以後你就跟著娘一起管家算賬,不可懈怠。」 蔣蓮兒卻不樂意,聞言,一臉的不高興,「娘,女兒不喜歡做那些瑣事。」 方氏語重心長地說道:「你不學著管家算賬,將來你如何打理自己的嫁妝,又如何同文家大房爭爵位?蓮兒,你也老大不小了,該學著長大了。 你看你二姐姐嫁到了古家,每天都要早早起來管家理事,伺候婆母。雖說你婆母已經過世了,可是文家大房可不是省油的燈。你要是不學著點,將來被人家算計了都不知道。 而且你公爹說不定還會續娶,到時候你要如何面對?人家蔣菀兒想學管家算賬,我都不耐煩教她。你倒好,有機會卻不肯好好學,像話嗎?」 蔣蓮兒一臉怯怯的,「娘,你別生氣。女兒以後一定跟著你好好學。」 「這還差不多。」方氏總算能鬆口氣。 方氏拉著蔣蓮兒的手,悄聲說道:「你要知道,娘給你置辦這麼多嫁妝,擔了很大的干係。幸虧你三嬸娘不在府里,她要在肯定會鬧起來。所以你要記得娘的苦心,懂嗎?」 蔣蓮兒點點頭,然後又不屑地說道:「三嬸娘在南州賺地盆滿缽滿,大家都沒計較她的事情,她又有什麼資格同娘爭執?」 方氏笑道:「道理是這個道理,可是這世上又有幾個人是按照道理做事。你三嬸娘成心鬧場子,她怎麼都能鬧起來,懂了嗎? 就比如文家大房,他們要是成心爭奪爵位,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能真的對你好,他們只會算計你。 所以等你嫁到了文家,一定要多個心眼。小心被大房算計,鑄下大錯,讓你在文老侯爺面前失信丟臉,惹來厭惡。」 「娘,女兒不是笨蛋,肯定會防著文家大房。」 蔣蓮兒信誓旦旦地說道。 可她越是這樣說,方氏心裡頭越是擔心。蔣蓮兒太自大了,沒吃過虧就不知道這世道有多險惡。罷了,罷了,趁著出嫁之前,她多教一教蔣蓮兒。 不指望教出一顆玲瓏七竅心,好歹也要讓蔣蓮兒有一雙火眼金睛。 此時有丫鬟進來,「啟稟太太,二太太來了。」 「二嬸娘來做什麼?」蔣蓮兒好奇地問道。 方氏笑道:「還能為什麼,肯定是為了蔣菀兒的嫁妝。蓮兒你先退下,為娘要和你二嬸娘好好嘮叨嘮叨。」 「女兒遵命!」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,請勿轉載! 轉眼時間到了八月,秋老虎來襲,天氣熱得人心發慌。 一大早,宮裡面來了旨意,宣國公府姑娘進宮面見皇後娘娘。而且是不分嫡庶。意思就是,大房,二房,三房的姑娘都要進宮。 這可急壞了顏老太太。沒個原因,突然就來了旨意,召見府里的姑娘,這究竟是個什麼說法。 顏老太太有心想從宣旨太監嘴裡問出點消息來,可是宣旨太監就跟鋸嘴的葫蘆一樣,什麼都不肯說。 宋安然示意顏老太太稍安勿躁,她來想辦法。同時讓顏老太太安排姑娘們梳妝打扮,教導規矩,一會就要進宮去了。 宋安然送宣旨太監到花廳喝茶,一路上和太監寒暄,旁敲側擊地打聽消息。 出人意料的是,面對宋安然,宣旨太監竟然意外的爽快。 宣旨太監偷偷告訴宋安然,「皇後娘娘著急承郡王的婚事。」 後面的內容不用宣旨太監說,宋安然也都想明白了。皇後下旨宣國公府的姑娘,這分明是要替承郡王選妃啊。此事麻煩得很。 不過此時宋安然更好奇宣旨太監的態度,為何面對她的時候就這麼好說話。 宣旨太監也沒賣關子,直言說道:「咱家承蒙劉公公看重,自然要替劉公公分憂。」 宋安然恍然大悟,原來這位宣旨太監竟然是劉小七的人。 宋安然不得不感嘆劉小七的能力,短短時間,他的手竟然已經伸到了皇后的坤寧宮。他就不怕手伸得太長,被人斬斷嗎?宋安然微蹙眉頭,替宮裡面的劉小七擔心。 不過宋安然轉念又一想,劉小七在宮裡面沉浮多年,又有劉福的前車之鑒,應該不會愚蠢到給人送上這麼明顯的把柄。 宋安然打算繼續試探這位宣旨太監。卻不料,宣旨太監嘴巴嚴實,後面竟然什麼都不肯透露。 宋安然也是無法可想。 宋安然安排了人招呼宣旨太監,然後急匆匆返回上房,告訴顏老太太,皇后召見姑娘們是為了給承郡王選妃。 顏老太太皺眉,問道:「此事當真?」 宋安然點點頭,「此事八九不離十。」 顏老太太很煩躁,國公府從來就沒打算將閨女送入皇家。承郡王的身份看著是很高貴,可是這裡面的風險誰也說不清。 宋安然又說道:「接到旨意的肯定不止我們國公府一家,孫媳婦想別家肯定也接到了旨意。」 顏老太太點點頭,「大郎媳婦,你說現在該怎麼辦?」 「妹妹們肯定是要進宮的。至於進宮後會不會被選上,事後該如何操作,孫媳婦以為此事該趕緊告訴國公爺還有世子爺。有他們二人在朝中運作,應該能讓妹妹們免於被指婚的命運。不過孫媳婦拿不準二嬸娘和三嬸娘的心意,萬一她們樂意讓閨女……」 「就算她們樂意,也得經過老身和國公爺的同意。沒有老身和國公爺點頭,誰都不準將閨女嫁入皇家。」 顏老太太厲聲打斷宋安然的話,顯然是太著急了。 顏老太太當即命人,將這個消息給在朝中當差的國公爺還有顏宓送去,讓他們二人留心宮裡面的情況。 然後顏老太太又將所有的姑娘召集到跟前,細細叮囑。 姑娘們這會都是盛裝打扮,一個個看上去都是花容月貌。這讓顏來太太大皺眉頭。打扮得這麼漂亮,萬一被皇後娘娘看中了怎麼辦。 宋安然湊到顏老太太跟前,說道:「皇後娘娘喜樸素。」 言下之意,姑娘們打扮得華麗一點,說不定還能逃過一劫。 顏老太太這才放心下來, 顏老太太又重複叮囑,「進了宮都守著宮裡面的規矩,任何人都不能亂走動,也不能亂說話。不懂的就不要裝懂,明白嗎?」 「孫女明白!」幾個姑娘齊聲說道。 顏老太太繼續嘮叨,恨不得將自己幾十年的經驗一股腦的傳授給姑娘們。 有丫鬟進來,說宣旨公公那裡開始催促了。 顏老太太嘆息一聲,「罷了,該交代的老身都交代清楚了,你們好自為之吧。」 揮揮手,讓姑娘們跟著公公一起進宮。 國公府的姑娘們個個都很忐忑。她們都是第一次進宮。並不知道這次進宮對她們意味著什麼。不過也有聰明的從顏老太太的態度中猜出來一點內幕,比如顏琴,還有顏瑤瑤。不過她們也不敢亂來,就怕行差踏錯牽連到家族。 送走了姑娘們,顏老太太只覺著渾身疲憊,渾身力氣都被掏空了。 顏老太太對宋安然說道:「老身乏了,外面的事情你多盯著點。」 「老太太放心,孫媳婦已經派人到宮門口守著。一有消息,就會傳回來。」 顏老太太點點頭,打發了宋安然。 顏家姑娘全體進宮,倒是讓葉家人和文家人驚疑不定。她們想打聽消息,卻沒地方打聽。因為無論是二房還是三房,都是一頭霧水。 至於宋安然這裡,是一個字都不會透露。 姑娘們上午進宮,過了中午還沒有消息傳回來。就連顏宓那裡也沒有動靜。 宋安然耐心等待,二房和三房卻著急得不行。她們不敢騷擾顏老太太,就來騷擾宋安然。宋安然乾脆閉門謝客。現在說什麼都是多餘,不如等姑娘們回來后再說具體的事情。 等到傍晚,姑娘們竟然同國公爺還有顏宓一起回府。 一時間驚動了所有人。 大家齊聚上房。 結果宋安然發現人群中少了兩個人,一個是大房的顏琴,還有一個則是三房的顏瑤瑤。 三太太嘴唇哆嗦著,問國公爺,「我家瑤瑤呢?」 顏老太太也急切地問道:「瑤瑤和琴兒怎麼回事?難不成出事了?」 「老太太多慮了。三丫頭和四丫頭都被皇後娘娘留在了宮裡面。同時留宮的還有鎮國公府的姑娘,定國公府的姑娘,吳國公府的姑娘,以及楊家姑娘,沈家姑娘,寧家姑娘等。」 國公爺口中所說的這幾家,都是京城文武頂尖的家族。 顏老太太頓時明白過來,問道:「皇后還沒定?」 國公爺搖頭,「還沒定!」 「沒定什麼?」二太太孫氏好奇地問道。 三太太葉氏也是眼巴巴地看著老太太。 顏老太太嘆了一聲,說道:「宮裡有意替承郡王選妃。皇后將姑娘們留在宮裡面,是打算親自考察姑娘們的品性和才學。」 皇後娘娘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。她擔心僅憑一面挑選兒媳婦,又會選到關氏那樣的女人。所以這次,乾脆將首次見面表現不錯的姑娘都留在宮裡面,慢慢挑選。 二太太孫氏聞言,當即就笑了起來,「恭喜三弟妹。瑤瑤要是被選中了,弟妹搖身一變就成了王爺的丈母娘。可惜我家婷婷沒這福氣。」 顏婷婷嘟著嘴巴,一臉不樂意。顯然是記恨顏琴和顏瑤瑤會被皇后挑中。 三太太面無表情,不喜不怒,也不理會二太太。 顏老太太不輕不重地說了一句,「老二媳婦,你少說兩句。」 二太太孫氏呵呵一笑,「老太太,兒媳知道你在愁什麼。這種事情發愁也沒用。正所謂姻緣天註定。要是三丫頭和四丫頭真同皇室有緣,我們攔也沒用。」 顏老太太哼了一聲。 顏宓卻在此時說道:「我們國公府之前嫁了飛飛到皇室,結果早逝。就算兩位妹妹的姻緣真的在皇家,我也要斬斷這份姻緣。」 顏宓說得殺氣騰騰,不容任何人反駁。 二太太孫氏被顏宓的氣勢驚住,不敢再亂說話。 國公爺連連點頭,說道:「大郎說的沒錯,我們國公府不需要攀附皇室。以國公府如今的權勢,離皇家越遠越好,免得被宮裡面猜忌。」 是啊,承郡王可是皇帝的嫡長子。萬一承郡王要奪位,到時候國公府的立場就尷尬了。根本就是黃泥巴掉褲襠,不是屎也是屎。 毒醫狂妃:邪王掌心寵 國公爺不允許自家陷入這樣尷尬的境地,所以這門婚事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。 不過像定國公府之類的,就不用發愁了。 定國公府本來就是本朝最大的外戚,他們家要不要和皇家結親,根本就無所謂。 至於吳國公府,吳國公夫人娘家同皇後娘家有親戚關係。所以吳國公府也比晉國公府少了一層顧慮。 還有鎮國公府,鎮國公被泰寧帝還有永和帝先後戴了綠帽子這件事情,瞞得了天下人,但是瞞不了國公爺這類人。 因為有著這層原因在,鎮國公府的處境相對而言也很安全。被戴了綠帽子都不敢吭聲的鎮國公,有膽量參與奪嫡之爭嗎?就算他敢參與,他有那勢力嗎? 總而言之,宮裡面對鎮國公府是比較輕視的。 再說沈家,楊家,寧家之類的。 楊家樹大根深,將姑娘嫁給蕭譯都沒事。所以楊家再舍一個姑娘出來嫁給蕭訓,同樣不會有事。反正無論誰做皇帝,都不能輕視楊家,還得重用楊家。 至於沈家,沈家純粹就是投機。也不知走了什麼門路,入了皇後娘娘的眼。 寧家更無所謂了,本就是皇后的娘家,嫁不嫁沒區別。
Posted by: zhujiemorizaixian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、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,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。